默默奉献的前线卫士
赵永逸作为排水作业组骨干成员,自投入抢险工作以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在攻坚阶段,他更是以身作则,冲在最前线。
在救援过程中,最艰苦的工作是水中作业,每次下水作业的队员都要穿上厚重的作业防护服,并且每次都要持续开展作业数小时。特别是在对排水泵作业环境进行清理维护时,由于水位较深、水下情况复杂,作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但是,赵永逸不畏艰辛,主动请缨承担水下作业任务。他多次进入浑浊的水中,克服困难,用手摸索排水泵点位,并对排水泵进行维护、对周边杂物进行清理。
另外,他在一次巡查中发现了部分区域排水带出现冲刷坝体的情况。当时正值排涝作业关键时期,该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整体排水进度。赵永逸不顾连续工作的疲劳,在其他队员的配合下,立即下水进行抢修,历时一小时,终于完成了水带重新铺设与加固工作。
每次完成水中作业上岸后,赵永逸脱下沉重的作业防护服,他的身上都被汗水、泥水浸透,但是,他从未喊过一声累,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毫无怨言。他的行为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队员,充分展现了新兴际华救援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不畏艰难的战士
在哈素海排涝救援转场作业过程中,因水位骤降搁浅在淤泥中,排水泵急需打捞转移。面对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救援队员曹月彬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水中打捞任务。
当时正值午后高温时段,曹月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穿戴厚重的干式救援服下水作业。由于救援服密封性强且完全不透气,加之室外气温高达28℃,他在水下作业不到十分钟就已全身湿透,大汗淋漓。战友们多次建议轮换休息,但他坚持表示:“我熟悉这台设备的情况,让我一次完成,避免多次下水耽误时间。”
在历时40分钟的连续作业中,曹月彬克服能见度低、淤泥阻力大等困难,成功将排水泵固定并指挥岸上人员顺利拉出。当他上岸脱下救援服时,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不断地滑落,全身衣物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曹月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展现了救援队员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优良作风,为全面完成排涝救援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武双全的尖兵力量
在本轮抢险任务中,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个人,王涛同志就是其中一员,原本负责文案与办公室工作的他,在本次救援任务中勇于挑战自己,主动承担救援前线的任务,充分体现了新兴际华救援队“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在每一次夜班巡查中,他都认真排查油路系统,保障燃油输送不间断,确保排水装备持续稳定运行,为排涝作业提供坚实保障。有一次因杂物堵塞导致水泵停机,急需检修,王涛同志不顾自己身高、体力在水中作业不具优势,迅速穿好装备跳入齐腰深的水中进行排查与清理,及时完成了水泵的打捞、清理与复位工作,避免了因停机可能造成的积水反复的风险。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应急救援精神。
王涛同志在此次救援任务中不仅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团队协作意识,更彰显了新兴际华救援队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他用实际行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圆满完成哈素海排涝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事事冲先”的排涝斗士
在每一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总有一些身影格外动人,队员张朋举便是其中优秀的一员。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他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在任务现场,他铺设水带总是一丝不苟,泥水浸透了衣裤也毫不在意,确保每一条水带都摆放规范水流通畅。作为车辆驾驶员,他恪守安全规程,精心维护车辆,确保了每一次人员物资转运的绝对安全。在作业间隙,他主动协助队友清理泵体滤网、缠绕管带,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儿,却从不计较分内分外。
张朋举个子虽不高,但体内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他事事冲在前、干在先,那种“事事积极努力”的劲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身影,是新兴际华救援队无数个恪尽职守、平凡却闪亮的队员的缩影,正是这点滴汇聚的奉献,铸就了队伍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