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
-
09
内蒙古排涝救援先进事迹 | 前线战斗人员——奋战 一线显担当,彰显过硬作风
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排涝抢险攻坚战中,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已在内蒙古哈素海排涝救援任务中连续奋战30天,累计完成排水量1200万立方米,排涝总量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调集的20支专业救援队伍中高居首位。
队伍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日夜坚守排涝一线,充分展现了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一线排涝作业人员外,新兴际华救援队伍宣传组余智勇、韩松源同志以笔为刃、以镜为眼,昼夜奋战在应急宣传一线,出色地完成抢险影像记录、新闻简报、视频宣传等任务,为凝聚抢险合力、展现央企担当作出重要贡献。
冲锋在一线,党员先锋能带头
无畏担当的钢铁战士
在紧张的排涝抢险中,第二作业组组长周向伟同志坚守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始终冲在排涝抢险最前方,带领组员连续奋战在排涝一线。
面对紧张艰辛的排涝任务,他毫无怨言冲锋在前,主动承担工作量大、危险性高的任务。针对救援现场复杂的气候条件,周向伟同志及时研究制定了《针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并组织队员开展模拟演练,提升了队伍应对突发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的处置能力。
面对艰巨的水下泵体铺设任务,他身先士卒,带头跳入水中,克服水下复杂环境的影响,反复调整优化水泵位置,确保了抽排效率最大化。在抓作业进度的同时,他始终将安全管理置于首位,严密监控作业风险点,反复检查设备固定与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确保了小组作业全程安全可控。
在分队长郭猛同志因故暂离救援现场期间,周向伟同志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担负起全队的管理协调重任,确保了救援现场组织、协调工作的连续性以及排涝抢险任务的高效推进。
周向伟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其主动作为、勇于担责、甘于奉献的出色表现,为排涝任务的持续推进做出了贡献。
担当有作为的先锋骨干
在急难险重的排涝抢险一线,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队员刘雪东同志表现突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在一次关键排水作业中,主力水泵因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水下杂物缠绕突发故障,严重影响排涝进度。面对浑浊的积水,刘雪东同志毫不犹豫,第一个跳入水中,克服水下能见度低、环境复杂等困难,多次下潜摸排,成功定位损坏水泵并将其牵引打捞上岸,为后续快速更换备用水泵、迅速恢复排水争取了宝贵时间。
图为刘雪东(水下)与队友固定绳索
他的勇敢行为与娴熟技术显著提升了排涝效率,避免了排水作业中断可能带来的二次风险,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的抢险能力,为推动队伍顺利完成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勤保障”的能手
在持续高强度的排涝救援工作中,稳固可靠的后勤保障是维持队伍战斗力的关键。3523 公司装备工程师王磊同志以其高度的责任心与出色的专业能力,在后勤保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磊作为装备工程师,在本次救援任务中,负责对炊事车、宿营车等后勤装备的检修、维护。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建立了《装备健康档案》,记录装备每天的运行状态,及时排查装备的故障隐患,确保后勤装备持续稳定运行。
在维护保障装备的同时,王磊看到炊事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足,他主动请缨,承担了餐食保障相关工作。每天,天蒙蒙亮,他便出现在炊事车上开始忙碌,协助洗菜、备餐、分发餐食工作,确保每一位队员在艰苦的救援一线,都能吃上营养充足、热气腾腾的餐食。
排涝抢险显担当,宣传战线树先锋
镜头录英雄身影,影像传递救援力
铸管股份的余智勇同志作为宣传组资深影像专家,昼夜坚守在抢险最前沿。
从事应急宣传以来,他先后参与“应急使命·2023”“应急使命·2025实战化演习、河南卫辉城市排涝等重大抢险行动,其作品始终以极具冲击力的真实画面与温暖的人文视角,展现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形象与奉献精神。
在本次救援中,他深入队员作业一线,捕捉救援队员抢装泵机、连夜排涝的珍贵场景,累计拍摄素材 380 余条,制作《救灾日记》《集体生日会》等纪实视频 6 部。其中排涝现场组照被人民网专题刊发,短视频作品获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官方平台推送,全网浏览量突破万,为展现一线救援人员的风采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青年骨干勇挑重担,实战淬炼宣传尖兵
作为 95 后青年党员,韩松源同志虽然年轻,却已是历经多次重大抢险战役的“老将”。
从事应急宣传工作至今,他已参与“应急使命·2024”“应急使命·2025”跨区域演习、辽宁盘锦排涝救灾、河北涿州救援、湖南团洲垸溃口封堵、广西桂林洪涝救援等重大任务,并担任简报撰写、媒体对接工作,协助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开展宣传联络工作,其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受到广泛肯定。
此次托克托排涝战斗中,他承担现场简报编写、可视化设计等工作,每日穿梭于泥泞积水现场,精准捕捉抢险动态,完成每日现场简报的撰写,将救援一线的信息及时对集团报告、对媒体宣传,用专业的力量诠释了宣传人员的责任担当。
两位同志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应急宣传工作者“脚沾泥土、心系一线”的职业精神,为提升新兴际华救援队应急救援品牌影响力作出突出贡献。
上一页
上一页